让我们保护“少年的你”2019-11-18 14:18作者:张晓丽团队浏览数:225次
近日,电影《少年的你》正在全国各大院线热映,影片展现了不为我们熟知的另一种少年生活。女主人公高三学生陈念缺少家庭关爱,屡遭校园欺凌无力反抗,而孩子心中的天——老师、学校对于“欺凌”的无知,保护人民安全的执法机关并不足够的重视,让小小的陈念仅靠考上大学的理想隐忍支撑。后与同样家庭缺失的少年小混混小北相依为命,小北以他年少的方式守护着陈念,以及她的理想。然而面对校园欺凌,在家庭、学校、社会都缺位的情况下,悲剧还是终将发生,欺凌者的意外死亡打碎了陈念的理想,也改变了小北的人生。影片让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并重视校园欺凌,从另一视角关注未成年群体的成长。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至2017年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近3000多件,其中11.59%的案件造成受害人死亡。这意味着,三年间,校园暴力致人死亡案件达300起左右,年均百起。而2017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的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数量比2016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面对这些惊心的数字,我们还能轻松的说不就是“小孩子之间的事”吗?少年时期,价值观正在形成,自我的建立还不稳固,学校是未成年人的小社会,小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至关重要。 作为法律人,我们必须为此做些什么。 预防未成年犯罪—国家在行动 我国一直在保护未成年人的立法上持续进行努力。2017年4月a,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部署了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平安校园的工作。2017年12月,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法、最高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强调要按照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的原则,健全预防、处置学生欺凌的工作体制和规章制度,形成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 日前,两部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更是迎来大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该两部草案均将着力解决校园安全、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社会热点问题。 防治校园欺凌—天津在行动 2018年8月,我市为响应国家政策,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及多个部门联合出台《天津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多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欺凌问题预防和治理工作,切实努力将我市校园建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2018年11月21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防治校园欺凌的地方性法规。 保护少年的你—四方君汇在行动 四方君汇律所一直专注教育行业的法律服务,多年来为我市多家中小学、大中院校提供常年及专项顾问服务。鉴于上述国家及天津市关于校园欺凌法律法规的出台,自2019年1月开始,四方君汇高级合伙人张晓丽律师团队应各校方邀请,开展了系列《预防及处理校园欺凌》专题交流讲座,协助校方依法构建阳光安全校园,呵护未成年人的心灵家园。 在交流讲座中,律师针对校园欺凌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全过程设计了符合各个院校实际情况的处理机制。如依法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员岗位及学生求助电话制度,校方从校园欺凌问题的萌芽状态,即可积极介入并加以良好的疏导,有效的防止欺凌问题的发生及扩大;建立适度的惩戒机制,除了给欺凌者以警示,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使青少年知良莠、明事理,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其他学生面对欺凌行为时,能有强大的正义感支撑他们共同劝阻、制止,让保护者从鞭长莫及的学校扩大到力所能及的全体学生;规范教育管理及建立保险分散风险机制,由于青少年在法律上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监护人对其权益保护或对其行为负责,而来到校园里的青少年,其监护职责就由法定监护人(家庭)转移到校方,对于校园欺凌以及其他事件,司法实践中往往认定校方具有相当比重的监护责任,进而承担相应的赔偿及其他责任,对此,律师协助校方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有形落实执行,最高标准的履行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职责,同时,结合商业实践,建立商业保险分散风险的机制,校方通过参保的方式合力减轻相关事故给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以及分散校方的管理风险,最终实现依法治校的总体目标。 作为法律的传道者,四方君汇律师在规范校园管理、营造校园秩序方面积极开展法律服务之外,还组建了四方君汇公益事业委员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走进街道社区、学校,为青少年学生进行日常普法教育,以简单实用的法律常识教会青少年如何保护自己。同时,精准扶助贫困学生,助飞他们心中的美丽梦想。 欺凌现象多发生在校园,却不只是校园问题;以暴力为主要表现形式,却又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电影中,小北呵护了备受欺凌的陈念,生活中,每个少年的你都需要被呵护,这份呵护来自于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教育理念不断转变、法律制度日益完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共同发力,每一个“少年的你”才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当前在整个法律行业,也有越来越多的法律人投身到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当中。多一份星空的美好,少一份仰望的辛酸,愿我们都能成为那道坚定的光芒,虽微小却温暖照耀,陈念们,别怕,好好享受属于你们的美好少年时光,让我们来保护“少年的你”!
|